一代梟雄項羽,為何寧死不過江東
文章分類:秦朝
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和劉邦在近五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的實力逐漸變得弱小直至被劉邦包圍。項羽帶著幾十人逃到烏江邊,最後自刎身亡。
關於他的死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南宋詞人李清照在《烏江》中贊美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一種是晚唐詩人杜牧他在《題烏江亭》中認為項羽缺乏毅力和決心,對他自刎烏江的決定感到惋惜和失望。當年項羽為何自刎而不過江呢?
據太史公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
這種說法是最早的記錄,項羽是因為無臉面見江東父老而自殺。在這種說法中,虞姬之死起到瞭重要的推助作用。據記載,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夜聞四面楚歌,虞姬揮劍自刎。項羽是個爭強好勝、要面子的人,自己最心愛的侍妾自殺,心中傷心絕望,感到羞愧,自尊心受到強烈打擊,當時楚軍傷亡慘重,當項羽帶著殘兵敗將逃至烏江畔時,覺得羞恥難當,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而選擇一死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