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首創一成語,並指出擊敗曹操之策,主帥卻嫌丟臉將其殺害
文章分類:曹魏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袁紹傳》,發生時間是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時期,涉及的人物有三個:袁紹、田豐和曹操。先來看看原文: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當初袁紹率兵進軍官渡,田豐對袁紹說道:“曹操善於用兵,戰術變化不定,靈活多變,他的軍隊人數雖少,但千萬不能輕視,不如用持久戰的方式對付他。將軍您擁有的地盤山河險固,又擁有四州的民眾,對外結交英雄,對內休整農業、軍事,然後挑選精銳,出奇兵向防禦空虛之地出擊,騷擾黃河以南地區。曹操救援右邊我們則攻擊他的左邊,他援救左邊我們就攻擊右邊,使其疲於奔命,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如此一來我們不用興師動眾對手已經疲憊不堪,用不瞭兩年曹操必將失敗。如今將軍放棄必勝之策,選擇用一場戰役來決定勝敗,萬一無法獲勝,後悔都來不及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