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段子手蘇軾的智慧與幽默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水滸最精彩的單挑,主角不是關勝或林沖,而是這位地煞
蘇軾喜戲謔、愛打趣,後人評說他“謔而不虐”,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型段子手。他的趣聞軼事在古文人史料中俯拾即是,且“其文如其為人”獨有一番諧趣。當時的人愛他,後人一樣愛他,他身上就有那麼一種魔力,一股勁。粗陋地說其樂觀、豁達又覺言不盡意,不能言其一分。須得走近他細細體味方可知。
宋仁宗景佑三年,蘇軾出生在眉州。蘇軾此時尚在襁褓中,隻能算可愛,幽默是說不上瞭。但我們可以趁此,說說蘇軾的祖父蘇序。老人風趣、健談,愛喝酒,酒量也好。平日裡常拿壺酒,與親朋好友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飲酒談笑。有次二兒子蘇渙中考的喜報傳來,老人正喝的大醉。他大聲宣讀喜報,後將喜報和正吃的牛肉一同放入佈袋,讓村裡小夥兒背著,自己則醉醺醺的騎著驢往城裡去。聽說的人常以此事打趣他,他自己卻不以為意。祖父人品好,樂善好施、睿智通達。曾在豐年,不顧旁人議論,以米換谷,在糧倉儲存三四萬石稻谷。荒年歉收開倉散糧時,大傢才明白其以米換谷,是因稻谷可以儲存數年。《蘇廷評行狀》描述蘇序“公幼疏達不羈,讀書,略知其大義,即棄去。謙而好施,急人患難,甚於為己。”“人不問知與不知,徑與歡笑造極,輸發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懲,人亦莫能測也。”不可否認的,蘇軾的性格明顯有其祖父的影子,而這也無需另加解讀,遺傳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