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一生嗜酒成性的李白,到底是怎麼死的,這三種說法你信嗎
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瞭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詩名少有人及,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拾遺和工部都他曾經的任職與工作單位,草堂是他在成者的暫居地,用這樣的詞來稱呼他,人們容易理解,但是,他為何又被人稱為“少陵”呢?
原來,杜甫的詩名雖盛,但是,他的一生卻極不得意。他的前半生科考總是失利,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真到天寶十四年,杜甫才被授予河西尉,這種無級無品的小官當然不是杜甫所想,“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瞭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傢,杜甫剛剛進到傢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