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單於鳴鏑弒父是怎麼回事 鳴鏑弒父的事件結果
文章分類:秦朝
冒頓是匈奴族首領頭曼單於的長子。匈奴是一個遊牧民族,展轉遷徙於今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的廣大地區,相傳是夏後氏的後裔,在商、周時期被稱為儼猶、山戎等等;到戰國時代勢力壯大,開始威脅中原諸國;戰國末年和秦朝時期,頭曼單於在位,勢力已達現在的河套地區,並不斷有南侵之勢,秦始皇派蒙恬率軍將河套奪回,築萬裡長城以禦之。
冒頓是頭曼單於的長子,但並不得寵愛。頭曼真正喜歡的是新娶的闊氏(單於之妻的專稱)所生的少子。但冒頓已長大成人,且勇武超群,極有才幹,公開地立少子為繼承人會引起內亂,頭曼遂以和好月氏(國名,今甘肅北部地區後西遷)為名,派冒頓到月氏為人質,而後猛攻月氏,想用借刀殺人的方法,讓月氏除去冒頓。冒頓看出其父的意圖,在一個風高月黑的夜晚,盜得一匹好馬,馳返匈奴。頭曼欣賞冒頓的勇敢,命他為將,率兵萬人。
冒頓嚴格訓練士卒,要士卒絕對服從自己,準備除去頭曼和其他政敵。他制造一種響箭叫做鳴摘,命令士兵,鳴摘射向哪裡,士卒必須射向哪裡,違者立斬不赦。在打獵時,有的士卒隻顧自己追逐野獸,忘記瞭隨鳴摘而射的禁令,結果幾十個人被殺。後來,冒頓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把鳴摘射向自己最喜歡的一匹寶馬,有幾個部下以為冒頓射錯瞭,沒有放箭,結果掉瞭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