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詞壇偉人南唐後主李煜的亡國之悲情
文章分類:南唐
你也會想看的:扒下皇袍、套上囚衣,南唐後主李煜才成瞭真正的皇帝
讀古人的詩詞,語句意境自然是讓人產生很多聯想,生出無限感慨,但瞭解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和背景,卻更耐人尋味。
“林花謝瞭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南唐後主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不失赤子之心,感性多於理性,這是作為統治者最大的短處,卻是作詞人最大的長處。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也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乃度儉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感性的李煜,對於周圍的事物都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執著與愛戀,對於異性更有著一種獨到的欣賞能力。他的宮嬪窅娘,以一雙小腳,細嫩挑巧,擅長霓裳舞衣曲而得到李後主的寵幸。對窅娘善舞,後人有宮城一首詠嘆:
“紅羅疊間白羅層,簷角河光一曲澄;碧落今宵難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窅娘當時為瞭使足部更美,常常用錦帛纏裹雙腳,屈作新月形狀。女子纏足尉然成風是從五代開始的,窅娘不是女子纏足的第一人,但對婦女的纏足是起瞭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人宋之後,名媛閨秀爭相仿效,逐漸遍及全國各地,愈纏愈小,都以“三寸金蓮”為婦女的美態標準,以至於一直流傳到民國初年才徹底廢除。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習性影響至深且巨。有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