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扶蘇繼承瞭皇位,秦朝還會滅亡嗎?
秦始皇,可謂是千古一帝。秦國在他的統治下,逐一吞掉奄奄一息的六國,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從而完成瞭大一統的局面。但是就是這麼一位精明強幹的君主,建立的秦帝國僅僅存在瞭十四年就滅亡瞭。
談及秦朝滅亡的原因,很多人把責任推脫到胡亥和趙高的身上。據說當年秦始皇是要傳位給公子扶蘇的,但是被趙高改瞭聖旨,從而胡亥即位,導致瞭秦朝的滅亡。
那麼今天我們來假設一下,假如當年真的是扶蘇當瞭皇帝,秦朝就一定部會滅亡嗎?
先來看看扶蘇這個人。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深受秦始皇器重。在當時的朝堂之中,扶蘇算是一位比較有政治遠見的人。他認為秦國初定天下,應該休養生息,寬政薄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戰國幾百年的爛攤子,秦國統一天下應該以恢復民力為主,發展經濟實力。但是秦始皇不這麼覺得,秦始皇崇尚嚴刑峻法,重用李斯這位法傢名士,認為天下就是要強管,不然人民不會服氣。所以秦統一後,秦始皇收繳瞭天下的兵器鑄成12銅人,六國宮殿全部搗毀,宮女珍寶全部運入咸陽,六國貴族全部發往關中。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盧生相互譏諷、評議秦始皇的暴戾,並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聞訊勃然大怒於是命令禦史逮捕並審問所有的儒生。儒生們彼此告發,秦始皇就親自判處違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們全部在咸陽活埋。還向全國宣揚,讓大傢都知道此事,以懲戒後世。同時謫罰更多的人流放到邊地戍守。扶蘇反對父親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舉措,多次上書勸諫秦始皇說:“天下剛剛安定,邊遠地區百姓尚未歸附,儒生們全誦讀並效法孔子的言論,而今陛下卻用嚴厲的刑法處置他們,我擔心天下會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由於扶蘇的屢次勸諫,因而觸怒秦始皇,秦始皇便有意疏遠扶蘇,於是派扶蘇前往上郡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上郡也就是今天的陜北綏德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