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文章分類:東晉
古時候,有一個姑娘叫祝英臺,她生得聰明又美麗,不但會繡花剪鳳,還喜歡寫字讀書。她長到十五六歲瞭,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學館裡去讀書。
可是,那時候是不讓女孩子外出讀書的,怎麼辦呢?英臺和丫環商量出一個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樣去求學。於是祝英臺打扮成一個公子模樣,丫環打扮成書童,倆人互相看瞭看,還挺像的,不禁高興地笑起來。
祝英臺的父親正在廳堂裡喝茶,忽然看見一個書童領著一位公子進來向他行禮,他慌忙起身答禮讓坐,還請問公子尊姓大名。祝英臺一看連父親也瞞過瞭,別提多高興瞭。她於是卸裝露出真相,使父親大為驚訝,嗔怪女兒調皮沒有規矩。祝英臺趁機向父親說瞭要外出求學的想法。父親說:“自古以來哪有女子外出求學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許多不方便。”可是祝英臺堅決要去,父親拗不過她,隻好同意瞭。
祝英臺假扮成男子,樣子十分英俊瀟灑,丫環扮作書童挑著書箱,離開傢求學去瞭。她們走瞭一程,覺著熱瞭,就來到路旁小亭子裡休息。這時,路上走來一個書生和一個書童,也到亭子來歇腳。他們互相問候,祝英臺才知道這位書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學館求學的。祝英臺和梁山伯談得十分投機,兩人在亭子裡就結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臺大兩歲,於是祝英臺稱梁山伯為兄,梁山伯稱祝英臺為弟,隨後高高興興一同上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