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帝王死後謚號會那麼長,皇帝的稱號你都瞭解多少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有關褒姒的記載有多扯
古代中國皇帝的“謚號”、“年號”、“廟號”的區別及取法。
中國古代帝王一般都有“謚號”、“年號”、“廟號”,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
1、謚號
古代帝王、皇後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會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我們所稱的“謚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這裡我們就說說皇帝的“謚號”,大臣的這裡先不提及。
皇帝的謚號是依照《逸周書謚法解》來選取相應的詞給皇帝上謚號,《逸周書》,先秦史籍。本名《周書》,隋唐以後亦稱《汲塚周書》。分為上謚、中謚、下謚等,如:“經緯天地曰文”、 “克定禍亂曰武”為上謚,“在國遭憂曰愍”“慈仁短折曰懷”是為中謚,“好內遠禮曰煬”、“殺戮無辜曰厲”是為下謚。從先秦就開始流傳使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認為“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故而廢除謚法。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漢代時期恢復謚法,謚號先秦時期以一字為多,後面朝代不停添加,一個皇帝有10幾個甚至20幾個字的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