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天下終被司馬所篡,隻因曹丕、曹叡父子私心太重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曹操沖冠一怒為紅顏:為瞭她不惜與匈奴開戰
看瞭《軍師聯盟》,都說司馬傢族最終能篡奪曹氏政權是因為司馬懿忍辱負重,耗死瞭曹魏三代雄主。實際上,除瞭司馬懿本人雄才偉略外,曹丕父子私心太重才是司馬能成功篡魏的最大助力。這個私心就是皇位的父死子繼。
曹丕劇照
曹丕,魏文帝,字子桓,曹操的二子。生於187年,卒於226年,終年40歲。陳壽說他“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也就是說,如果曹丕的氣度可以大些,憑著他的才華,就算和古代的賢惠的君主比較也不差。這話有褒有貶,重點指出瞭曹丕最大的性格特點,氣量不夠。而這氣量不夠又表現在瞭曹丕對皇位的看重,對宗族兄弟的打壓上。
曹丕在成為魏王多年後說過,“傢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倉舒也就是曹沖,是曹操最喜愛的兒子,而曹丕在即位多年還不忘懷,皆因在曹沖死後,曹操對曹丕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這深深的刺激瞭曹丕那狹小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