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夫人息媯為何成為兩次滅國大戰的誘因?
文章分類:春秋
紅顏禍水這一個詞就是男權社會裡對女人最大的推諉。一個國傢的滅亡,一代豪傑的墮落都歸因到瞭一個女子的無知之上,同時還不許女子讀書,真是可笑之極。但是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息媯是否是一代才女已經無可考證瞭,但是她的美貌卻是出瞭名瞭,因為人們在說起她時,總會說到因她而起的兩次滅國大戰。那麼桃花夫人息媯為什麼會成為兩次滅國大戰的誘因呢?
說起來,也實在是太冤枉瞭,息媯天生美貌是她的錯嗎?結果卻因此誘發瞭兩次滅國大戰。據《春秋左傳》記載:公元前680年,楚文王熊貲(羋姓,熊氏)滅掉息國;之後,又滅掉蔡國。這兩次滅國大戰的“導火線”,便是春秋時期的一位絕色美女:“桃花夫人”息媯。
息國是西周的諸侯國,姬姓,侯爵,國都在今河南息縣城西南。蔡國則是春秋時代的另一諸侯國,國君亦姬姓,乃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後裔,建都於今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話說那蔡哀侯獻舞娶陳國之女為夫人,而息候則娶其妹媯做夫人。故這蔡、息兩國原本是“連襟”或曰“一擔挑”。媯成息侯夫人後,世稱其“息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