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應該是最早渴望創造舉重世界紀錄的大力士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通過這個事實可以斷定:秦始皇絕非呂不韋的兒子!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荒唐的皇帝,但秦武王恐怕還是這些荒唐皇帝中最為另類的一個!
公元前310年,重用張儀、破瞭六國合縱的秦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贏蕩——看這名兒起的——即位,這位贏蕩,就是秦武王。當上皇帝那一年,贏蕩才隻有19歲。孫皓暉先生在巨作《大秦帝國》中,雖然對於贏蕩的描寫不算多——這多少和他在位時間短有關——但還是讓人印象比較深刻。以下史實性內容,大多來自《大秦帝國》。
當上皇帝之前,年輕的贏蕩保持瞭前幾位秦王一貫的謙虛謹慎,並不因為自己的太子身份而有驕嬌二氣。年紀輕輕就被秦惠文王送進兵營後,贏蕩也是堅決以“普通一兵”要求自己。這一點,的確是很難得的。而更加難得的是,贏蕩的確是一個猛士,因此一度成為秦軍進軍巴蜀大地時的“先鋒”。因為這段從軍而且作戰的經歷,相比於沒有從軍經歷的秦惠文王而言,贏蕩顯然是具有更大的優勢——畢竟,秦國當時的一切都是從戰場上得來的。
不過,中國有句俗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句話用到贏蕩的身上也的確很妥帖。秦惠文王去世之後,贏蕩理所當然成為皇帝。在贏蕩之前,秦國經過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兩代君主、長達56年的統治,雖然已經隱隱成為當時最為強大的王國,但還不具備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的能力。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確是兩個有戰略眼光的人,他們都確信一個事實:一統六國不是在自己手下所能完成的工作,所以他們願意勵精圖治做好打基礎的工作。因此,擺在贏蕩面前的道路其實挺簡單,那就是沿襲老一輩的道路繼續穩紮穩打、壯大本國,為後人一統六國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