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觀點| 五四時期外國文學翻譯作品的傳播模式——以魯迅所譯《苦悶的象征》為例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推薦語
薦譯研
《苦悶的象征》是20世紀上半葉日本文壇誕生的一部重要的文藝理論著作。1921年,該書的部分內容在日本發表。1923年,其作者廚川白村在關東大地震遇難,他的學生山本修二將從廢墟中挖出的遺稿與其生前已經發表過的前半部分編輯在一起,1924年由改造出版社出版發行。魯迅在1924年8月得到此書後非常鐘愛,旋即將其翻譯出版,向國人推介。其譯文從1924年10月1日起在《晨報副鐫》上連載,後由新潮社於1924年12月印行單行本。魯迅選擇《苦悶的象征》進行翻譯,體現瞭他對這部作品質量的認可。他的譯本能夠跨越時間,從五四流傳至今,是翻譯界和文藝界對魯迅譯本的認可。此外,當時的中國文藝界對外國文藝理論作品的需求以及與日本毗鄰形成的學習便利條件也是魯迅翻譯這部作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