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友文 劉 彥]山陜後稷神話的多元化民間敘事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周厲王為什麼會導致國人暴亂?

摘 要:後稷神話作為山西、陜西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標識,是研究晉陜地域生活場景中民俗生活與民眾生存策略的重要資源。後稷神話在民間表現出與主流社會不同的傳承方式和敘事形態,口頭、空間、行為三種敘事手段將兼具始祖神與農業神雙重神格的後稷塑造為中華農耕文化的靈魂人物,其神職功能更為多元化,除瞭“教民稼穡”的重要功能之外,又有司雨、治病、驅邪等現實職能;其神格品質在保持正祀之神基本特點的同時,也顯現著地方化、民間化的趨勢。不同時空環境下的後稷神話在人與自然、民眾與社會、主流與民間的交流互動中轉化為具有現實意義的地方性知識,不同的民間敘事模式體現瞭經典神話敘事的民間傳承過程,實現瞭官方意識形態與民眾現實生活訴求的對接,獲得瞭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可見,民間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具有心靈和物質的雙重要求,在鄉村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民間文化的真正發展更重要的是要營建一個充滿和諧、平等和寬容的社會民俗環境,就此而言,對神話在民間的傳承規律進行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