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的一個小心眼兒,卻害瞭他心愛的項羽
文章分類:秦朝
一說虞姬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想到《霸王別姬》,眾所周知楚霸王項羽在四面楚歌時要做最後的一搏。虞姬為瞭不拖累他,賦詩說: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最後她拔劍自刎。想激項羽重返江東,東山再起。這讓我們感覺虞姬確實是個好女人,是真心愛著項羽,而不是一個禍亂朝綱和貪圖享受的女子。
但為什麼說虞姬其實也跟項羽耍心眼兒呢? "亞父"范增是項羽身邊的軍師,項羽也非常尊敬他。在《鴻門宴》裡,劉邦最後借由逃跑瞭,贈給范增和項羽玉璧一對,玉鬥一雙。項羽還挺喜歡滿心歡喜,范增則氣得把玉鬥搗碎,說“豎子不足與謀”。就是說,這小子不足以同謀大事。他覺得項羽太過幽柔寡斷,你對劉邦手下留情,後患無窮。後來范增走瞭,而項羽想再找他的時候,范增卻因並最後死瞭。
范增為什麼覺得離開呢?據歷史學傢研究和虞姬有關。
是虞姬害瞭范增嗎?並不是。虞姬跟項羽兩人確實是情投意合,兩情相悅。可她並沒有那些個轟轟烈烈的大想法——要項羽一統天下,自己做皇後,她隻想和項羽過簡單的生活。虞姬她這個願望和范增不一樣,范增是要輔佐項羽完成霸業,他對項羽寄予重望,顯然就和虞姬的心願能有沖突。說白瞭兩個人在爭奪對項羽控制權上,發生瞭尖銳的矛盾。范增當時一直勸項羽不要顧及兒女情長,要以江山社稷為重。但是項羽舍不得,他不願放棄這段美好的愛情。於是項羽陷入兩難,江山美人都想要。他的性格優柔寡斷,跟劉邦大為不同。劉邦為自己逃命,可以把妻兒全踹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