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為保守秘密 把遺詔藏在太監身上 結果引發瞭一場立儲風波
文章分類:清朝
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四子胤禛,經歷瞭殘酷的“九子奪嫡”競爭,終於奪得帝位,是為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後,深感過去立皇太子的做法弊端太多,容易導致骨肉相殘,於是發明瞭一種新的立儲方式,叫做“秘密立儲制度”。
按照秘密立儲制度的做法,皇帝先將屬意的皇子名字寫入遺詔,置於鐍匣之中,然後放置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之後,任何人不得窺伺。等到皇帝駕崩後,再由眾大臣一起見證,打開鐍匣,宣佈繼任的皇太子人選。
自雍正之後,接下來的幾位清朝皇帝,都沿用瞭秘密建儲的做法。這種立儲方式,有它的好處,但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嘉慶皇帝駕崩後,權力交接的過程中,就出瞭一些亂子。
嘉慶皇帝對自己未來接班人打算,早有成見。在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剛剛駕崩,嘉慶真正親政後不久,就準備好瞭遺詔,放入瞭鐍匣。
不過,不知道是由於擔心遺詔安全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嘉慶並沒有按照先帝們的做法,將鐍匣放在正大光明匾之後,而是將它藏瞭起來。估計嘉慶是覺得,遺詔放在牌匾後容易被人掉包,不如自己拿著安心,以後若要傳位,自己再拿出來就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