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項羽自刎時為何說“天亡我也”?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秦始皇陵神秘守墓人, 也許跟一個傳說有關!
著名氣象學傢竺可楨的《天道與人文》一書,也曾對史上關於氣候與戰爭的關系有所研究。
竺可楨首先舉例楚漢爭霸。項羽烏江自刎時,埋怨老天不幫忙,“天之亡我”。司馬遷揪著這句話,在《史記》裡狠狠地批評瞭霸王一番。竺可楨則認為,從氣候角度出發,項羽的埋怨有一定的道理,並且從《史記》和《漢書》中都找到瞭替項羽辯護的證據。項羽當年以數萬大軍打得劉邦幾十萬聯軍滿地找牙,被趕到睢水河邊,如果不出意外,劉邦基本上就被收拾掉瞭。結果呢?忽然沒理由地刮起一陣狂風,連屋頂都被掀翻,連大樹都被拔起,敵我雙方根本分不清彼此,劉邦帶著幾十名親信從楚軍的視野裡消失,撿得一條性命逃出重圍。突變的氣候雖然沒有改變戰爭的結局,卻改變瞭劉邦的結局。所以說,項羽的遺憾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竺可楨又舉例明朝的李景隆,他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兒子,一個軍事發燒友,喜歡帶兵。朱棣和侄兒nwen/">朱允炆爭奪帝位,李景隆代表建文帝朱允炆北伐,攻打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的根據地——北平。本來打得蠻順利的,他隻要堅持一下,基本就能活捉朱棣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