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反復小人的呂佈,其實是很多人眼裡的香餑餑
文章分類:東漢
在三國的歷史中,呂佈一直一一種反復小人的角色出現,也就是大傢嘴裡的三姓傢奴。按照道理來說,這樣的人應該被嫌棄才對。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情況恰恰相反。呂佈是中原各路人馬拉攏的對象,甚至包括袁紹和曹操。那麼,呂佈為何會有這麼大能力呢?
一、呂佈自身具有指揮騎兵軍團的能力
呂佈是標準的北方人,具體籍貫目前爭議很大。但靠近北方草原地區,因此呂佈逐步成長為騎兵型將領。從丁原到董卓,呂佈一直負責率領騎兵部隊。真正產馬的地方隻有東北和西北地區,可是當時東北在遊牧民族的手裡,而西北在馬騰的控制之下。所以,中原地區各路諸侯的軍隊基本上都是以步兵為主。如果當時誰擁有一支騎兵部隊,那這支部隊的意義就相當於現在的裝甲部隊。袁紹是北方勢力最大閥,而且靠近北方遊牧地區。即使是在鼎盛時期,袁紹也才擁有1萬餘騎兵。至於當時盤踞河南地區的曹操,其騎兵數量更少。越往南,騎兵的數量越少。所以當呂佈從關中逃往中原地區時,中原各路人的態度都不是排斥,而是拉攏。希望呂佈能夠為自己所用,這點殺傷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