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婺劇《孫臏與龐涓》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春秋時期紙上談兵的趙括是哪位名將的兒子
——評婺劇《孫臏與龐涓》
婺劇《孫臏與龐涓》劇照
孫臏與龐涓的故事,早已傢喻戶曉。在民間傳播的漫長歷史中,道德評判幾乎是對這一故事最主流的演繹。人性的勾勒、智謀的博弈和主角慘痛屈辱的遭遇,在馬陵之戰的火光亂矢中痛快淋漓地宣泄瞭一種正義得到伸張的情緒與情感。它明是講鬥智,實則是講人性中的黑洞——嫉妒。就像是對曾經的記憶進行反芻,嚼之愈覺勁道。
類似的人性題材,西方文化可能更執著於對人性、對星空的深邃追問,比如大衛·芬奇導演的電影《七宗罪》,影片充滿瞭個體的“原罪”意識。中國傳統文化則往往把這類題材置於一種整體的秩序框架下,任“天在看”而放大“人在做”的現世智慧。婺劇《孫臏與龐涓》沿襲於此,同時又在道德評判的基礎之上,對故事折射的傳統秩序及其哲學根源作出瞭提煉——“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這種意圖突破“道德評判”窠臼的嘗試,雖然並未超越傳統的范疇,還是讓人感受到瞭超越民間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