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和范增 張良略勝范增一籌?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徐福東渡,成為日本人先祖?更是誘發侵華戰爭的原因
張良和范增,張良略勝范增一籌?說服帝王接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也是謀士智謀和能力的體現。范增不懂得說服藝術,很多時候,人們隻看到他在下結論,而不是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說到底,這種謀略是有缺陷的。

打敗瞭秦朝,劉邦先行入關,並派兵把守函谷關。項羽非常憤怒,打算第二天進攻劉邦。范增對項羽說:“急擊勿失”。這根本不像是一個謀士說的話,完全是一副命令的口氣。鴻門宴上,項羽已經決定放過劉邦,可是范增不行,好幾次給項羽遞眼色、舉玉佩示意殺瞭劉邦。項羽沒有表示,范增又擅自叫來項莊,要他舞劍刺殺劉邦。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謀臣該做的事情。劉邦逃走,留下瞭白璧一雙、玉鬥一對,分別獻給瞭項羽和范增。
項羽接過白璧放在瞭座位上,范增接過玉鬥,扔到地上還用劍砍碎。這完全是在和項羽置氣,把內部分歧公開化。這樣的謀士,真不知道他的智謀何在?這個時候,劉邦、項羽都在關中,如果有足夠的理由說服項羽,仍然可以消滅劉邦集團。可是從此前的情況來看,范增說服項羽的理由是劉邦有天子之氣!還是在一個毛頭小夥子的時候,項羽看見秦始皇就說:我要取而代之。一個在位皇帝他都敢取代,他還怕那點兒“氣”?!這種蹩腳的說辭,怎能抵得過劉邦一個“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