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童貫、高俅等人是如何謀劃鏟除梁山賊寇的?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宋太祖另類的選陵方式,歪打正著居然是風水寶地
施耐庵在《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舉報:徽宗天子本來“至聖至明”,不期被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四人幫”蒙蔽聖聰,導致北宋政府出現“奸臣當道,讒佞專權,屈害忠良”的政治現實,這也是眾多梁山好漢被逼上梁山、嘯聚山林的主要原因。
施耐庵給“四人幫”定的罪名是“壞國、壞傢、壞民”。這和我小時候憤怒聲討禍國殃民的“四人幫”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一樣的。歷史有時候真的挺有意思,施耐庵老兒生在元末,長在明初,相差幾百年,竟然不敢秉筆直書,追究宋徽宗的錯誤,卻把歷史罪名全部推到蔡京等“四人幫”身上,這才有瞭“四人幫”反攻倒算,密謀從根本上鏟除梁山賊寇老巢的故事,這種計策要從楊戩“二桃殺三士”的陰謀談起。
二桃殺三士源於《晏子春秋·諫下二》,說的是齊國三位“以勇力搏虎聞”的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對矮子相國晏子無禮,被矮子用兩個象征榮譽的桃子引得內訌,最終自相殘殺,一命嗚呼的故事,不說普通的小嘍,僅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名,兩個桃子肯定是不夠用的,楊戩就密謀企圖通過十名公務員的選舉引起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