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一提孔融就隻知道讓梨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董襲真的是被淹死的嗎?
孔融資料圖)
一
”小時瞭瞭“的典故知名度頗高,流傳甚廣。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我們比較熟悉,就是漢末的大名士、”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魯縣今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孫。他的這個出身在”獨尊儒術“的漢代,非常尊貴。不用說,他小時候受到的也是儒傢傳統教育,比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之類。我們都知道”孔融讓梨“的典故,《三字經》裡就有”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的句子。這個事應該是真實的,根據《孔融傢傳》記載,孔融兄弟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歲的時候,每次和兄長們一起吃梨子,孔融總是拿小的吃。大人問其故,他說:”我年紀最小,理當吃小的嘛!“因此傢裡人都覺得這孩子是個人才。
關於孔融與兄長的良好關系,除瞭”讓梨“之外,還有一個故事可以作為證據。
孔融十六歲的時候,發生瞭一件事。當時有個宦官叫侯覽,深受皇帝漢靈帝的寵信,狗仗人勢,作惡多端。有一個名叫張儉的名士很不滿,就上書彈劾侯覽,請求皇帝誅殺他。漢靈帝是個昏君,彈劾無效不說,還被侯覽倒打一耙,誣陷張儉結黨謀反,發出通緝令追捕,張儉得到消息,被迫逃亡。當時的人,都敬佩張儉的為人。所以張儉在逃亡途中,看見人傢就前往投宿,從不會吃”閉門羹“,大傢都冒著滅門的危險收留他,因為收留他而被追究殺害的,前後有數十傢之多。留下瞭一個”望門投止“的典故。後來”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獄中寫過一首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頭一句寫的就是張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