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一定要將名士孔融處死?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劉秀如何在亂世中一統天下?
導讀:孔融無人不曉,“孔融讓梨”的故事成為瞭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典范,孔融也因此給世人留下瞭品性善良、尊進兄長的形象。長大後的孔融在亂石中從政失敗,以不孝、謀反之最被處死,給世人留下一個難解之謎:為何曹操欲除孔融而後快?
網絡配圖
事出必有因,其中最致命的因由莫過於孔融盛名之下恃才傲物、不識時務地莽撞諫言。
孔融的確是個博聞強記、才華橫滋的學者文人,但絕不是個精通實務、善於用人的政治傢。不具備政治才能仍想混跡於官場,稍有自知之明者就該收斂行事,虛心做人。可才氣頗高的孔融,仗著犀牙利筆,目空一切。雖說他對古之治國方略、教化方針相當熟悉,與人辯論援引古今,達到“玩而誦”的程度,也因此深得曹操佩服。但他處處與人針鋒相對,言辭犀利地諷刺挖苦,久而久之,終於禍從口出。
公元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一時無法殲滅之,滿腔怒火無處發泄,便遷怒於與袁術聯姻的太尉楊彪,誣陷楊彪企圖廢黜天子,上奏疏請求收捕下獄,判處楊彪大逆不道之罪。孔融聽說後,立刻找曹操理論,援引《周書》所雲“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況楊彪和袁術隻是親傢!曹操推托說是皇帝的旨意。孔融又以“周公攝政,成王殺召公,周公豈能不知”作比,字字鏗鏘,句句在理,逼得曹操無言以對,無奈之下唯有放過楊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