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宮廷四大未解之謎 :順治出傢之謎
文章分類:清朝
一、太後下嫁之謎
太後下嫁就是太後下嫁攝政王。太後是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世祖福臨的生母,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謚為孝莊文皇後;攝政王即指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孝莊文皇後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漢人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
有清一代,對此諱莫如深,求其明文記載則無有也。但清末才刊行的《蒼水詩集》有句雲“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註,大禮恭逢太後婚”,即是指太後下嫁這件事說的。
詩作者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說當有所本。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瞭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後相對稱,正是太後下嫁的一個旁證。
何況多爾袞之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清實錄》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處,一並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樣。
我們也不要忘瞭另一個事實:滿洲入關以前的社會性質雖已由奴隸制迅速向封建制過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後習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殘餘,延續到入關初年,也是不足為怪的。那麼,太後下嫁這件事是可以相信確有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