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華歆《止戰疏》代《出師表》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鎮魂街:末將於禁,願為曹傢赴湯蹈火
有報載,某市委黨校教授寫信給教育部教材司,建議將諸葛亮的《出師表》撤出中學語文課本,以華歆的《止戰疏》代之。此事在各種媒體上被討論得很熱鬧。他信中說:諸葛亮《出師表》發動北伐戰爭的原因是,劉備曾“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所以要報恩於劉禪,表現出的是一種愚忠。而在《止戰疏》中,華歆認為:“戰爭是在不得已時才發動的,不可以輕啟戰端,要等待時機的成熟。”原文為:“夫兵,不得已而為之,故戢而時動。”)上書者認為,《出師表》作為范文被選入初中課本,對於沒有完全辨別能力的初中生來講,容易形成“愚忠”思想,不利於形成科學的軍事觀,甚至不利於形成 “止戰息兵”的觀念。
對此我有三點疑問。
其一:華歆是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些史書說華歆是德行名士有高風;另一些史書及《三國演義》則認定華歆為見利忘義之奸佞,在曹丕逼宮篡位中扮演瞭極不光彩的角色。《止戰疏》如真的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此文的“作者簡介”怎麼寫?對《止戰疏》作者華歆無論采用哪種說法,都無法與《出師表》作者諸葛亮相比,在中國人心目中,諸葛亮是智慧和忠貞的化身。
其二:華歆曾事吳漢魏,屢易其主,表現為不忠。上書者是否認為華歆的不忠比諸葛亮的“愚忠”高明?著名哲學傢馮友蘭認為對忠應作抽象繼承,不能一概否定。若無視諸葛亮畢生的事業成就,單憑《出師表》中三句話就認定為他為“愚忠”,不免失之輕率。建議考察一下諸葛亮生平事跡,認真讀一讀馮友蘭關於抽象繼承的論說,再下結論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