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晚年為什麼不再自稱“朕”?隻因聽瞭一句話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趙高是不是太監 趙高為什麼殺瞭秦二世以後不稱帝
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稱代詞,即“我”的意思,男女老幼,不論尊卑,皆自稱“朕”。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成為一統天下的至高君主。嬴政認為,自己功兼三皇五帝,為表彰自己的無量功德,體現人君的至高權威,於是從“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號為“皇帝”,同時把“朕”為皇帝的專用術語,不許他人染指。然而,到瞭晚年,秦始皇就不再自稱“朕”瞭。
起因源自秦始皇求仙。秦始皇是個有神論者,他對神仙世界的存在堅信不疑,更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長生不老的仙人。皇帝有所好,那些所謂從事尋仙造神事業的人蜂擁而至,盧生、侯生、石生、徐巿、韓終等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這些人抓住秦始皇求仙若渴的心理弱點,巧言似簧,鬼話連篇,像哄騙小孩子一樣對秦始皇大加欺騙,秦始皇對他們卻深信不疑。可惜,這些人騙去瞭大量金銀財富,卻一顆仙藥也沒給秦始皇弄來,隨之而來的則是種種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