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慎獨則心安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天文學傢新發現 一個接近星系核心的明亮天體
“慎獨”隻有兩個字,但“真誠地面對自己內心”,卻是一切學問和為政之道的開始。
“慎獨”是《四書》中《大學》、《中庸》裡面的說法。曾國藩的高明,在於他對這一古老真理做瞭一輩子的實踐,既使自己大受其益,更使社會大受其益。他在同治9年1月初2、初3日,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瞭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孟子之所謂仰不愧、俯不怍,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之時。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所以,內省就成瞭第一步的功夫,善念也罷,惡念也罷,首先要能夠省察清楚;然後才談得上第二步的功夫:“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而要清楚地察知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心靜”又是前提。一個人若是天性恬靜,自知極明,則沒有話說;若這一方面的稟賦有所不足,則不得不借助於靜坐等手段,以牢鎖心猿,緊拴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