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瑯為何主張武力收臺,鄭傢多次拒絕大陸善意為哪般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康熙子嗣與儲君廢立,看看朝鮮使臣是怎麼記載的!
施瑯,字尊候,號琢公,福建晉江龍湖鎮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方集鎮。清初著名將領。生於天啟元年(1621年),卒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鄭芝龍的部將,順治三年(1646年)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鄭軍的重要將領,積極參與海上起兵反清。後因微嫌與鄭成功發生矛盾,終於釀成父、弟被成功誅殺的大戾,施瑯再次降清。歷任清軍副將,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先後率師駐守同安,海澄,廈門,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瑯率領清軍渡海東征,一舉攻克澎湖,招降臺灣鄭氏集團。他還針對當時清廷內部有人提出“宜遷其人,宜棄其地”的錯誤意見,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守衛臺灣。
收復臺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旨專征臺灣,統帥福建舟師迅速攻取澎湖,爾後,利用有利的態勢,主動、積極地招撫臺灣鄭氏集團,促使鄭氏集團放棄抵抗而就撫。臺島不戰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