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本姓夏侯氏,曹操為什麼要隱瞞這些信息呢?
文章分類:曹魏
說到曹操的身世,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若隱若現”。那真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月朦朧,鳥朦朧,曹操很朦朧”。
根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任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曹操的父親叫曹嵩,是曹騰的養子,官至太尉,關鍵在這句:“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大傢註意這句,“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意思是誰也不知道他是哪裡來的。
不過《三國演義》上就說得比較清楚:曹操本姓夏侯氏,因為其父是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假托他人姓氏)曹。小字阿瞞,一名吉利。《三國演義》的這個說法是有依據的,按照《三國志註》引述的吳人作曹瞞傳及郭頒世語記載,“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這個記載和《三國演義》中是一致的。從三國的歷史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為什麼曹操身邊那麼多夏侯姓氏的親信將領,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都是一傢人啊。那麼,為什麼《三國志》上沒有寫明,而是做瞭朦朧處理呢?其一,這段身世之謎,說小瞭是隱私,說大瞭就是醜聞;其二,萬一有人利用血緣做文章,還可能引發政治風暴;其三,這段身世背後包含著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就是曹操的祖父是個太監,這種宦官的傢庭出身,是要遭人恥笑和反感的,是曹操非常不願意提起的。後來陳琳在寫討曹操檄文的時候,揭露瞭這個身份,引發瞭曹操極大的憤怒,這件事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瞭曹操是非常避諱談及身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