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自成會那麼容易失敗?因為他喜歡重用下層知識分子!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為瞭尋找建文帝,明朝開啟瞭大航海時代!但榮耀卻屬於歐洲
談及明末農民戰爭,人們感慨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統治歷史功績的同時,也感慨其潰敗之迅速。細究起來,李自成敗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知識分子政策的失誤,不能不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隻用下層知識分子:埋下敗亡的禍根
說到李自成知識分子政策的失誤,不妨先從他任用的謀士顧問談起。
李自成生於陜西米脂一個貧苦農民傢庭。崇禎三年1630年),他帶領本村一批饑民投奔起義。不過,直到崇禎十三年攻入河南之前,他始終不曾吸收一名儒士,遇到重大問題,隻能同身邊的起義將領商議解決。
崇禎十三年秋,李自成率少數人馬,從被官軍圍困的商洛山殺出,攻入河南淅川、內鄉一帶,從五十騎迅速發展至數萬人,於翌年正月占領瞭洛陽重鎮。隨著起義勢力的復興,牛金星等幾個失意知識分子前來投奔,李自成隨即任命他們充當謀士顧問。他們對農民軍軍紀的整頓、人才的招聘和政權的建設等提出瞭許多有益的建議,特別是幫助李自成制訂“均田免糧”的口號和“五年不征”、“不當差,不納糧”、“平買平賣”的政策。正如鄭廉的《豫變紀略》所指出:“彼其在商洛坐困時,幾顛踣不振,死在呼吸間,無復有海闊天空之望。由寧南一線而縱之壑,出於柙矣。及得牛金星而用之,則魚沖駭浪,雅閃殘陽,兩兇相濟,搏其翼而拚以飛,其勢遂不可復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