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唐朝一石是53千克,白居易很能吃嗎?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考古專傢打開呂洞賓的墓,發現他隻是個普通人,至今無法解釋
白居易雖然很能吃,但這句話和他能不能吃沒多大關系。
白居易當的縣尉,見月領糧食,一月三十石,合一天一石。你給的唐朝一石的重量有出入,不是53千克,而是120斤左右。平均一天一百多斤,白居易一傢再加上仆役也吃不完,所以他才說“歲晏有餘糧”。然而國傢發你糧食,又不是非讓你吃光,糧食能當錢的。
然後我們需要註意這首詩的背景,是白居易下基層憫農去瞭。五月割麥的時候,他在麥田裡溜達,男人們都在南岡幹活,婦女們簞食壺漿,領著孩子去給男人們送飯。他看見一個貧苦的村婦,右手拿著一個剩麥穗,左胳膊上掛著一個爛籮筐,抱著孩子在一旁。白居易聽到瞭她和其他人的聊天,得知瞭身為農人的悲哀。
這一年大豐收,這戶人傢卻吃不上飯。因為糧食都交公瞭,還不夠數,把地也賣瞭,算是繳齊瞭賦稅,是為“傢田輸稅盡”。地裡收割完,總會剩下點麥穗,這女人一一撿起來放筐裡,拿回傢充饑。白居易因此很慚愧,得出的結論是,種地的百姓吃不上飯,糧食都要交公,倒是我這個不種地的,吃得最飽,天天吃席,還有結餘。白居易對此十分慚愧,所以說“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