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海南儋州留下瞭詩歌,還留下瞭什麼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歐陽修專門寫詩稱贊日本刀的真正原因
提起海南儋州,就不能不提到蘇東坡。
宋代,儋州瘴雨蠻風,環境惡劣,偏僻貧窮,文化落後,乃化外之地。據說當時的空氣和飲水都含有毒素,常年雲霧鬱積。蘇東坡當時一再被政敵迫害,從惠州再貶至儋州這個瘴癘之地,當時讓人無不擔心受怕,因為此地被中原人士視為十去九不還的鬼門關。
儋州百姓彼時全為黎族,語言如鳥叫,溝通也困難。但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間,與當地人民打成一片。他著手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改良他們的生活習俗,還教百姓農耕和種水稻。蘇東坡為當地興辦學校,親自編寫教材,還親自授課,使儋州教化日興,“書聲瑯瑯,弦歌四起”。海內外名士接踵而來,從師東坡。儋州在此時成為瞭全島文化的中心,也培養瞭民眾尊師重教的傳統。由此,海南誕生瞭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士——儋州人符確。
從此,儋州學風蔚然,人才輩出,而且以刻苦好讀聞名天下。正如《瓊臺紀實史》記載:"宋蘇文忠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
在蘇東坡的深遠影響下,儋州人愛好吟詩作對。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現還榮獲有“全國詩詞之鄉”、“中國楹聯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