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王陵“六馬之駕”發現的學術史意義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話劇《東方朔》:跳出史書看“狂人”
2003年3月17日,中國新聞網報道瞭在河南洛陽發現東周時期王陵遺址的消息,一時間,媒體紛紛轉載,在學術界引起轟動。東周王陵的發現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是考古學的重大成就。而對於確立這些重要遺存屬於東周王室的重要證據之一,便是“六馬之駕”考古學者稱為“天子駕六”)的發現。依筆者看,洛陽東周王陵“六馬之駕”的發現,在學術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這裡無疑應當屬於東周王室墓地。本來,洛陽市打算在這裡建設一個大型廣場,沒想到,在開工前的例行勘探中,竟然出現瞭這樣的奇跡,五十年來人們不斷尋覓的東周王陵居然驚現在世人面前!
據介紹,在對廣場施工地段1.6萬平方米的范圍所進行的文物勘探發掘中,共發現瞭397座墓葬,其中包括2座帶墓道的甲字型大型墓葬和20座中型墓以及17座車馬坑,馬坑和車馬坑數量之多,超過洛陽市50多年來發掘出土車馬坑的總和。據說,該廣場尚有1.4萬平方米的范圍沒有進行鉆探,專傢估計,整個廣場的東周墓葬應當在600座以上,車馬坑也應在30座左右。
內涵如此豐富的墓葬和車馬坑,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種類之全,都證明它不同於一般的貴族墓地。以墓葬為例,既有帶墓道的大型墓,也有中型墓,還有成群的小型墓,在大中型墓中還有東周時期墓葬中的特殊葬制--積石積炭墓。車馬坑不僅有埋馬的陪葬坑,還有車馬俱有的陪葬坑。這都說明此地乃是一處王室傢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