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表不同命,解縉輔佐朱元璋祖孫三代三起三落最終被雪活埋
文章分類:明朝
朱棣即位不到一個月,即命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等七人入翰林院,“直文淵閣,參預機務”。朱棣命令入閣的七位閣臣,主要任務有兩項,一是為皇帝起草詔令,一是與皇帝商議機務。
七人中,最著名的當數解縉與楊士奇。兩人年齡相仿,在明朝建立前後出生,都是江西人,但一個命運跌宕起伏死於非命,一個平步青雲卻安如泰山。
解縉1369—1415年),字大紳,號春雨,江西吉水人。
解縉博學多才,有人將他比作漢初的才子賈誼。解縉熟悉歷法,詩歌、書法也很優秀,《明實錄》稱贊他“文學書札,獨步當時”。清代著名的詩評傢沈德潛說,解縉的詩“得李太白遺意,律詩絕句,俱近唐人”。解縉的草書“縱蕩無法”,而行書宗王羲之,婉麗端雅,小楷精絕,被後來曾任南京國子監祭酒的陳敬宗認為是“近歲第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