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國巨商呂不韋的死亡之謎:秦始皇一條29字的短信,殺瞭他爹!
文章分類:秦朝
《荀子》的疆國篇中,曾經借孫卿子與范雎的談話這樣總結說:秦自秦孝公以來,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商鞅路線,“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然而,此番千秋大業能夠在一個叫嬴政的人手裡最終完成,靠的卻是另一個關鍵人物:呂不韋。
實際上,被子孫後代奉為“秦始皇”的那個偉人,他的出身本是比黃連還要苦,按照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的說法,他似乎是巨商呂不韋的兒子,而並非秦王室的骨血,而這個叫嬴政的苦孩子能夠坐到秦王這個位置上的幾率,原本還不到萬分之一。
嬴政念呂不韋有立主定國之大功,隻是免其相職,讓他到洛陽的封地做個富傢翁。這一處罰,並不算太重。而朝堂上呂不韋留下的一批人也並沒有受到牽連,仍舊掌握著大量的權利。這在秦國人以及諸侯看來,隻不過是國君做樣子給天下人看罷瞭。
世事無常,東西方文明都曾感慨,這個世界變化最快的就是人心,難以揣摩、難以預測。但正如許多歷史名人一樣,強勢人物的控制欲總是如此強烈,對權力總是極端敏感。各朝開國的君主們,哪一個不是如此呢!劉邦如此,唐太宗也這樣,縱使宋朝那樣近於虛君的朝代,也難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此後的朝代更不用說,否則歷史為什麼定性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逐步加強。如果呂不韋在洛陽閉門謝客,不這麼招搖張揚,也許嬴政會讓他安度餘生。可惜,呂不韋此時迎來送往,交結賓客,串通諸侯,一點也不懂得韜光養晦之策,這也難怪嬴政對他不放心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