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為何如此憋屈地自殺而死!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日本三大國寶 是徐福從秦始皇那裡騙來的
一提到扶蘇這個歷史人物,總覺得他很憋屈,很可惜。他貴為秦始皇的大兒子,是皇位的繼承者,而且扶蘇勇於進諫,政治敏感度和執政能力都很強,但為何卻因為一道假聖旨盲目自殺呢?我們慢慢理清思路,以段子體跟大傢聊聊這個有些憋屈的歷史人物。
歷經磨難,不是嬌生慣養的“公子哥”
扶蘇不像胡亥那樣嬌生慣養,他幼時經歷過大秦最危難的時刻,所以扶蘇的性格很堅韌,而且能力也很強,後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中可以看出,史太公的原話是這樣的:扶蘇為人仁。而且扶蘇是柔中帶剛,始皇帝總覺得兒子性格懦弱,其實扶蘇是走一種溫柔的政治路線。而且從長遠看,扶蘇的思路並沒錯,天下剛剛平定,不應該在大刀闊斧地改革瞭,而是需要人民來慢慢休養生息。
勇於提意見,反對焚書坑儒
扶蘇是很反對父親焚書坑儒的。“焚書坑儒”這件事是發生在公元前212年,始皇帝為何如此對待儒生們呢?是侯生、盧生相互譏諷、評議秦始皇的暴戾,並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聞訊勃然大怒,於是命令禦史逮捕並審問所有的儒生。儒生們彼此告發,秦始皇就親自判處違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們全部在咸陽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