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一):臨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文章分類:東晉
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一):臨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作者|夏雲
小楷肇始於漢末,形成於魏晉,成熟於盛唐,豐富於宋元明清,一個廣博豐富、深奧精微的經典小楷體系完美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清錢泳先生雲:“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傢。”夏雲老師不忘初心、根植傳統,近年來主攻古代經典小楷碑帖,盡心臨池,滋以學養,取得階段性成果。從今天開始,我們推出“夏雲小楷臨古系列”,以饗讀者。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傢、詩人、畫傢,“書聖”王羲之第七子,與王羲之並稱為“二王”,有“小聖”之稱。張懷瓘在《書估》中評其書法為第一等。
《玉版十三行》是王獻之小楷代表作,被譽為“小楷極則”,筆畫雋秀挺拔,結字蕭散逸巖,顧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跡在宋元時有兩本,一為晉麻箋本;一為唐硬黃本,上有柳公權跋,疑為柳公權臨本。此二本後均佚,流傳的刻本有二,一為“碧玉版本”,一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為優。“碧玉版本”明萬歷年間出土於杭州西湖葛嶺南宋賈似道半閑堂舊址,藏北京首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