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張良的君臣相處之道(三)該出手時才出手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韓信後代 關於韓信的成敗之謎解析
上一講,我們談到瞭貴族出身、很有點兒真才實學的張良與劉邦在留城一見,馬上“以《太公兵法》”作為見面禮歸順瞭劉邦,從此終身不渝。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拿著點兒東西作為見面禮歸順劉邦的人多瞭去瞭,為什麼偏偏隻有張良贏得瞭劉邦特殊的尊重呢?難道僅僅是有點兒真才實學的張良的貴族身份這麼簡單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真才實學也好,貴族身份也罷,您都得受這瞬息萬變的戰場檢驗一下,才能讓他人知道您的學術功底和貴族身份絕對不是“山寨版”,此後的您才能贏得人傢漢高祖劉邦真正的尊重!
顯然,上述這些,張良都非常輕松的做到瞭,而且都做的很成功。
問題在於:張良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張良與同樣是劉邦主要謀臣的蕭何的區別到底有哪些呢?我覺得,張良的所作所為,用當下的一句俗話來說,那就是:該出手時才出手——這才是張良的成功之所在,這才是張良與蕭何的第一區別之所在!
比如,在滅秦戰爭最為激烈的公元前207年春,正在劉邦匆匆西進之際,敏銳的看到瞭匆匆西進很容易導致腹背受敵的危險的張良馬上提醒劉邦:一定要先克宛城,然後再西進,這樣才進可攻退可守。此後,在公元前207年秋,正在劉邦面對著兵強馬壯的嶢關守敵智出無門的時候,又是張良獻瞭疑兵之計,一舉奪取瞭嶢關,最終促使劉邦搶在瞭天下無敵的項羽之前完成瞭滅秦大業。與此同時,還是張良善意的提醒,最終促成瞭貪圖財色之樂的劉邦努力去實現想當年那奪取天下的豪言壯語。此後不久,還是這個張良,通過項伯在鴻門宴中的從容斡旋,使劉邦免遭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