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墻為何600年不倒?隻因朱元璋想瞭一個絕招,這招至今還在用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萬歷明軍在朝鮮幹不過豐臣秀吉?
城墻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墻是否堅固,有時候直接能表現出一個王朝的興盛發達。所以古代帝王,都很重視城墻的修建,因為高大的城墻,不僅能夠顯得國傢比較威武,也能起到很好的禦敵作用。但是歷史上,再堅固的城墻也經受不住歲月的摧殘,很多古城墻都已經是殘垣斷壁。然而,明朝的南京城卻是一個例外?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剛開始打天下的時候,就非常信奉六個字:廣積糧,高築墻。所以在他登基稱帝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安民築墻。安民很容易就做到瞭,後面的就是築強瞭。在明代以前,城墻都是夯土和混石結構的,但是南京雨水比較多,地勢又低,這一旦降雨量大,夯土很容易就被沖垮瞭。於是朱元璋就打算把城墻造成堅固的磚石結構。
城墻造成磚石結構,對於現代化機械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對於技術不發達的古人來說就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再說南京本地也沒有那麼多原料供應,這就需要從全國各地去調石磚瞭。當時全國一共有148個縣,如果借著燒磚的名義,偷工減料,中飽私囊怎麼辦?於是朱元璋就開始想辦法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