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神探狄仁傑是如何拒絕美色的?
文章分類:唐朝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傢。
狄仁傑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禦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他在契丹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網絡配圖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傢,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瞭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