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載灃臨終前放不下一事,忍住病痛說出來,身邊子女無不落淚
文章分類:清朝
1908年11月,當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先後去世後,溥儀即位。此時清廷的實際統治者是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關於載灃,溥儀的叔叔載濤有著發言權,“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既無用之別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內廷當差謹慎小心,這是他的長處。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
雖然不適合擔任攝政王,但是載灃從小在王府長大,他接受瞭很好的教育,為人也相對比較低調。更重要的是,載灃是個權力欲望很小的人,得知自己成為攝政王後,他一再推辭,“叩辭至再”。載灃是被迫走上歷史舞臺的,他的一生背負瞭太多的罵名,但他活的相對比較豁達。
1911年清帝退位後,與肅親王善耆和恭親王溥偉兩人瘋狂地進行復辟活動相比,載灃則從不參與。載灃隻有一個要求,希望新政府能維持對皇室的優待條件即可。溥儀出任“偽滿洲國”皇帝後,曾多次要他全傢搬去,日軍也屢次前往勸說,結果都被載灃一一拒絕。1938年,天津突然發洪水,這次大水差點把載灃的醇親王印也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