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荊浩《匡廬圖》的山水仙境
文章分類:後梁
匡廬圖國畫) 185.8×106.8厘米 荊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荊浩生卒不詳),字浩然,五代後梁畫傢。本幅《匡廬圖》為荊浩的代表作品,絹本水墨,縱185.8厘米、橫106.8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匡廬,即廬山,又名匡山。相傳,殷周時期匡裕得道於此、隱居成仙,故有“神仙之廬”的美稱。
從此畫的尺幅來看,《匡廬圖》是一幅大型山水巨軸。在構圖上,這是一幅可望、可行、可遊、可居的“全景式”山水畫。所謂“全景式”是指涵蓋方方面面的描繪,並以超知識、超經驗的宏大敘事結構,以意、象、形、色融入相對含蓄的筆墨“圖式”之中。前景幾株松樹佇立於煙霧之中,松樹的枝幹質理和松針的描繪十分細膩寫實,可見畫傢細察自然入微,並具備極高的寫生技巧。從此畫的山水表現上看,畫中景色峰巒峻嶺、松香縈繞、雲壑三疊、林中村舍、村野牧牛、一葉漁舟、山水相連,超逸之處正符合中國文人心中最完美的山水形象。從唐代山水畫的形成風格而論,水墨山水以渲染為法,用筆簡練奔放,強調水墨效能的發揮,以此來表現景物的體積感。即便設色,也講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遠、純凈的境界,以“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為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