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期】從董其昌到王原祁與石濤,一脈相承與陳陳相因
文章分類:清朝
董其昌通過繪畫史系譜的清理,使得對古法的遵循與對氣韻的領悟達到內在統一。在他那裡,繪畫一方面成瞭一系列古人既有形式語匯的重新處理過程,又是個一“不合而合”、氣韻天成的自然運作過程。王原祁與石濤對董其昌身上兩個方面各有側重,一重法式規則,一重自然率性,但都對“習氣”提出批評,表明一種危機意識,同時以其繪畫理論與實踐從不同方向對這種危機作出回應。
董其昌《仿古山水》
董其昌:集其大成,自出機軸
董其昌是中國山水畫轉型的一位關鍵人物。明代山水畫直接面對著宋元的偉大傳統——那一系列母題、程式、技法和語言。明代山水畫不再像其草創期那樣需要不斷反思與調整如何呈現自然的技術問題,因為在此時,“自然”即“成法”。有關樹木、瀑泉、苔點、舟車、人馬、風雨、雪霧、煙靄、山居、寺觀、城橋等的具體畫法,在宋到元的一系列經典畫論中,都已論述詳備。於是,那種試圖以“純真之眼”的方式來呈現自然的作法,要麼是狂妄,要麼是無知。更明智的作法是以既有的人文形式成法)來處理自然,或透過偉大傳統的“窗子”來看世界。正是在這一點上,西方學者認為明清繪畫是“關於繪畫的繪畫,是成為引喻、評註和日益抽象的繪畫,因為其內容就是思想。”“傳統的風格開始作為主題起作用,而且被解釋為它們就是本來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