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魯迅作品進退實是關心人格養育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隨筆|可以和徐志摩談談戀愛,但別跟他結婚!
毛建國
8月28日,教育部召開2017年教育金秋系列第一場新聞發佈會。對於之前網傳的魯迅作品將在新教材中“大撤退”的說法,新編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予以否認。他表示,新教材中,魯迅作品依然保留瞭一定比重,不存在“大撤退”的情況。這次新教材,小學選入瞭兩篇魯迅的作品,初中選瞭七篇。(8月29日《華西都市報》)
有關魯迅作品“大撤退”的討論,最近幾年常常出現。經驗告訴我們,當一種聲音出現頻仍時,背後往往有著深層次的原因。真正值得深思的是,大眾緣何如此關心魯迅作品的進退?
有人講,魯迅作品有些深邃,中小學生不太容易理解。有些教育工作者,也從自身經歷出發,談到要想真正把魯迅作品讀進去,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需要足夠的人生閱歷。“少年不識魯迅,讀懂已是中年”,隻有對人生對社會有瞭自己的觀察和理解之後,才能夠讀懂魯迅。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小學階段,就不可以讀魯迅。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古人的教育觀念中,與培育人格有關的傳道是第一位的,而知識則是第二位的。對於現代教育來說,傳道的重要性,也沒有絲毫削弱。傳道無捷徑,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經由閱讀經典而來。魯迅作品中最值得稱道的價值,可能不是文本價值,而是其思想光芒和人文素養。在當現代作傢中,要找幾篇文本上的范文並不難,但想要找幾篇既有文本性又有思想性的作品,則恐怕不能不選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