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藍田日暖,良玉生煙
文章分類:唐朝
戴叔倫,字幼公,潤州金壇人今江蘇金壇縣)。他的遠祖戴逯又作戴遁,字安丘)是《世說新語》中雪夜訪戴的故事中的戴逵字安道)的兄弟。戴逯驍勇善戰,顯赫有功,官至大司農。同書中“棲逸”中錄有,謝安對隱居的戴安道說,“卿兄弟志業、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憂,傢弟不改其樂。”戴叔倫可謂結合瞭戴安丘、戴安道二人的志向,既追求定國安邦,又崇尚隱逸。他的一生亦以此為實踐。
戴叔倫生於開元二十年732),卒於貞元五年789),得年五十八。他年輕時師從蕭穎士學習。據考證,天寶八載749)到至德元年756),蕭穎士被貶廣陵參軍,因母親去世而“流播吳越”。戴叔倫師事蕭穎士應該在這段時間內。蕭穎士是南朝皇室遺族,天資聰穎,開元二十三年735)十八歲時,考進士第一,名揚天下。他的從業門生眾多,世稱“蕭夫子”。戴叔倫“以文學政事見稱蕭門”。蕭穎士對戴叔倫也分外器重,“拔公戴叔倫)於諸坐之上,授以文史”。
至德二年757),戴叔倫全傢為瞭避永王李璘亂離開故鄉,避難鄱陽今江西波陽縣)。安史之亂未波及江淮,但李璘叛亂及上元間劉展之亂、袁晁之亂對江南破壞極大。李璘敗後,逃兵暴行鄉間,戴叔倫一傢作為當地官宦世傢,在暴兵即來之際匆忙逃離,“京口附商客,海門正狂風。憂心不敢住,夜發驚浪中。”至於為何選鄱陽,有學者分析,當時顏真卿擔任饒州刺史。蕭穎士與顏真卿為摯友,戴叔倫的父親可能也與顏真卿有交情,故舉傢投奔顏真卿。在饒州初期,戴傢寄居薦福寺,故《饒州府志》中記錄薦福寺內有“戴叔倫讀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