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批評 | 劉春勇:類聖經書寫與文學之死——以魯迅為例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編者按
16世紀以來的歐洲在結束瞭宗教神學的精神統治後,進入到瞭“文學時代”。這一時期,文學以及繪畫等藝術在完成現代性主體敘事上起瞭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文學在完成這種類聖經書寫的同時,也是一種反聖經書寫。文學的秘密以及時代的危機就隱藏在這樣一個悖論式的表達之中。所以,到瞭20世紀,以尼采為代表的西方思想傢開始反思和抵制這種現代市民社會和道德中“潛在”的基督教。
有趣的是,20世紀的中國作傢在面對民族危機時,也開始瞭這樣的類聖經書寫。但魯迅對這種文學將信將疑,他看到瞭最高價值退場後所空餘的位置。在章太炎的影響下,魯迅雜文時代的創作,從東方和中國古典資源中汲取瞭“留白”的美學觀,選擇以“空空”之如面對世界。這使他在看到虛無深淵後,仍能不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