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小故事:宋濂謹守誠信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朱棣和尼姑有仇麼,為什麼要將天下尼姑一網打盡!
宋濂,明初文學傢,官居學士,他以繼承儒傢道統為己任,提出做文章的風格要與道德內涵一致。他自幼守信好學,一生勤學不輟,“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
他自己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講:“我小的時候非常好學,可是傢裡很窮,買不起書。所以隻能向有豐富藏書的人傢借來看,借來以後,就趕快抄錄下來,每天拼命的趕時間,計算著到瞭時間好還給人傢,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為誠實守信,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許多書籍。”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瞭。時值隆冬臘月,北風狂呼,以至於硯臺裡的墨都凍成瞭冰,傢裡窮,哪有火來取暖?宋濂手指凍的都無法屈伸,仍然堅持連夜抄書。抄完瞭書,一路跑著去還書給人傢,決不超過約定的還書日期。
面對貧困、饑餓、寒冷,宋濂不以為意,不以為苦,一心努力學習,明白瞭很多做人之理。到瞭二十歲,他成年瞭,就更加渴慕聖賢之道。但由於沒有老師指點,遇有問題常常得不到解決,他就步行一百多裡路,去找自己同鄉中有成就的前輩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