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的三位重臣——白起、魏冉和范雎
左傳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又雲“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話可以理解為人一旦憑借什麼飛黃騰達便容易借此得意忘形,物極必反,成功也就往往成為敗亡的原因。秦昭王一朝的三位重臣白起、魏冉和范雎,他們無一例外沒有逃出這個怪圈。
白起最大的悲劇是他跟錯瞭領導,他的王上不是寬待功臣的嬴政,王上的秘書也不是弱弱的李小受。武安君跟誰慪氣不好,偏偏要跟應侯慪氣,後來又跟秦王慪氣,論玩政治范雎可以玩兒死同時代除瞭虞卿以外的所有人,並且讓你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論自私冷血則天下無出嬴稷之右,跟著這麼兩個領導混為瞭活命吃虧隻能忍著,他們兩個犯瞭錯也千萬不要去嘲諷。白起的悲劇其實可以避免,范雎固然因一己之私使得秦國錯失瞭千載難逢的戰機,白起生氣也正常,但以旁人的角度看白起個人的得失,這次撤兵隻是使白起失去一次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看上去對他而言並不是一個難以下咽的大虧。而且實際上長平之戰結束後白起雖然幾次拒絕嬴稷不肯去打邯鄲,但嬴稷和范雎也沒拿他怎麼樣,可後來王齕戰敗白起的一句嘲諷就要瞭命瞭,【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嬴稷打瞭敗仗,正一肚子怒火沒處撒,這種時候誰撞槍口誰倒黴,再加上范雎的輕輕一推,白起就徹底悲劇瞭。有時候我會想假如白起沒說過那句嘲諷的話,是不是他最後就可以善終瞭呢?假如秦王和丞相任何一個人心胸稍微寬闊一點,能夠體諒白起的難處,他們最後也不會鬧得這麼僵吧?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妥協,白起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他對勝利有強烈的渴望與執著,僅憑這一點他就不可能與范雎和解,而為瞭不做辱軍之將,他也能一再拒絕王的命令。可惜他的剛直和純粹,後世再難找到瞭。白起的人生因長平之戰達到頂峰,又因長平之戰而跌落谷底,大約就是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