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在地圖上畫六個圈 曾國藩說 最後這一圈我沒看懂
文章分類:清朝
自17世紀清兵南下中原,到19世紀中葉,經過瞭200多年的承平日久,清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墮落腐化、軍紀渙散,基本失去瞭作戰能力。
在晚清時期,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糙米要掉,見賊要跑,雇替要早,進營要少。”這句話用來諷刺清政府養的官兵們,隻有在發糧的時候很積極,連出操都要雇人去代替,見到賊人,則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瞭。
這樣無能的軍隊,莫說上戰場,就連用來維持治安都嫌沒用。因此太平天國起事時,清兵連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農民軍隊都無法阻擋,整個南方陷入動亂。咸豐皇帝不得已之下,隻能依靠各地團練鄉勇,希望借助地方民兵的力量來挽救危如累卵的大清王朝。
官兵一看到太平軍就逃跑,這仗是沒法打的。因此,負責在湖南團練“湘軍”的曾國藩,給軍隊立瞭一個規矩。首先,按照個人能力強弱,隊伍中從下到上等級分為士兵、什長、哨弁、管帶營官。
“其臨陣也,什長陣亡,其下兵之存者十人悉斬;哨官陣亡,其下什長存者十人悉斬;管帶陣亡,其下五哨官存者五人悉斬。由此類推,一營全沒,則營官應斬;一哨全沒,則哨官應斬;一棚全沒,則什長應斬。”
長官陣亡,部下隨死;部下全歿,長官亦斬;效仿的是明朝戚繼光的練兵之法。因此軍隊臨陣時,人人不敢先長官而退,長官也不敢棄屬下而逃,上下一心,在對陣太平軍時取得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