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眼中的魯迅先生:他很能暴露中國人性格中的陰暗面和劣根性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蔣介石到瞭臺灣每天都吃什麼呢?廚師說“有什麼吃什麼”
在民國那個紛繁復雜的年代,不僅眾多的屌絲實現瞭政治上的逆襲。而且湧現出瞭很多的天才式的文學傢和思想傢,以及可以稱之為大師的人物。提起魯迅和張愛玲,總感覺兩人不是一個年代,同樣是沒有交集的兩個人物。就好像時下的王朔和張小嫻一樣沒有交集,要說有,充其量都是主要以文字和思想示人。
其實也就是這樣,魯迅作為十九世紀的八零後,而張愛玲則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人。當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張愛玲還是一個十六歲大的花季少女。
魯迅因一片批判封建吃人禮教《狂人日記》而聲名鵲起。日後他又撰寫瞭大量的雜文小說來批判黑暗的社會以及國人的麻木。被譽為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
張愛玲雖說以寫男歡女愛的小說而名揚天下,但是其早期用外文和後來寫的一些小品文散文之類的,對中國人的心態洞察的十分分明,格外到位。讓中外讀者都嘖嘖稱奇。